《華人家庭的教育挑戰》



香港教育創建學會•黃維波•


本文為《創建八週年總結》摘錄之二 (今期刊出)
摘錄之一主題為《華人家庭的預期應驗》 (上期已刊出)


華人家庭素有傳統智慧,就是做父母的,大多數都願意和實際上任勞任怨, 為子女的讀書成績,出盡全力,甚至作出犧牲。


在國內,於2001年《哈佛女孩劉亦婷》出版,四川成都劉亦婷父母,現身說法, 介紹自己如何運用嚴苛的「家庭教育法」,栽培女兒,進入美國最好的長春藤名牌大學。


在美國,亞裔學生 (華裔學生佔最大份額) 雖然只佔美國人口4%,但是進入長春藤或名牌大學的百分比卻高達:


賓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3%
哥倫比亞大學 (University of Columbia) 25%
康乃爾大學 (University of Cornell) 25%
布朗大學 (University of Brown) 15%
哈佛大學 (University of Harvard) 18%
史丹福大學 (University of Standford) 24%
加州伯克來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42%
(加州亞裔人口則佔全州11%)


美籍韓裔金氏姊妹 (Dr. Soo Kim Abboud & Jane Kim), 於2005年出版《全級之冠》 (Top of the Class),副題為「亞裔父母如何教育子女成功 ─ 你也可以」 (How Asian Parents Raise High Achievers ─ and How You Can Too), 講述她們的父母如何訓練自己,長大後分別成為醫生和律師。金氏姊妹知道死記硬背的「才能」並不會得到大學賞識, 大學要求的是團隊精神及領導才能;又知道不論家庭背景或就讀中學的優劣, 兼顧多方面的學習和興趣,理應成為年輕人的人生觀。


在香港,教育生態有目共睹。華人家庭,如何為子女教育自求多福,既是現實,也是挑戰。


根據本會經驗,有兩種趨勢,值得家長注意和參考。


(一) 傳統考試模式備受挑戰


中國人的科舉制度,自隋唐開始,直至?光緒三十一年,即公元1905年,經歷了1300年才?結束。 時至今天,農業社會的科舉已廢除了102年,但是科舉的目的,選拔狀元,選拔尖子,獎賞尖子, 塑造尖子的觀念仍然不散。


工業社會,經濟結構改變,大型機構漸多,但是能夠當上廠長、經理、總工程師只有少數; 於是各行各業形成各個層級,金字塔頂,尖子仍是少數。教育制度和各個學階配合經濟結構, 負擔篩選任務,選拔出不同層次的人才,少數是尖子,多數是中、下層,以配合社會上的人力資源結構。


現代華人社會,學校透過各種公開考試制度,獲取社會的認受性,繼續篩選和淘汰功能, 實則上承傳了中國傳統科舉的思路,尖子觀念,仍然牢不可破。


1) 工商界的挑戰


「敲響傳統「尖子觀念」、「狀元觀念」或「科舉觀念」喪鐘的,首先是教育的最終用家: 工商經濟界。


「傳統考試模式,高分學子,高分低能,不等用,也沒有用。工商界深受其害, 大力要求教育當局改變公開考試制度。


大型機構,現正趨向扁平。以前高、中層的工作,現在連前?人員也要負責。換言之, 人人都要提昇自己的工作能力,每一層都需要尖子,但非應試尖子。


中小型機構、小型機構及自僱人士愈來愈多,需要大量尖子,但非應試尖子。


傳統考試制度的等級,看不出溝通、應變、決策、解難、合群、創新、包容等等能力, 也沒有將這些能力包括進考試的範疇。而且,這些能力,分數也不容易表達,亦非應試尖子所長。


2) 專上學界的挑戰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大學也是教育的用家,是公開考試的用家。大學都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只是英才再不是傳統應試模式的尖子了。


試舉下列四例:


1. 托福試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托福試已有40年歷史,主要為往美加留學的學生而設,是傳統最權威, 認受性最高的公開英語水平測試。


在二千年,美國大學當局發現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分數特高,可是這批「高分學子」, 其實際語言能力在課堂討論、課堂作業及學期論文中的表現甚差,可稱「高分低能」。


美國大學開始質疑托福試的有效性,並批評托福試不能夠提供有關考生實際溝通能力的可靠資料, 結果給大學錄取適合學生帶來極大困難。


這個權威的公開英語水平測試受到批判,結果於2002年不得不實施改革,推出新版托福試。


新的考試將考查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靠背語法規則和詞彙的學生將不可能在新托福試中取得好成績。 新版托福考試的特點是:


一、口語:新的托福考試將增加口語部分,考生將被要求對一件事進行表達、 解釋和提出觀點或者對聽力材料的某些部分進行總結。


二、聽力:聽力考試中有更多描述現實生活狀況的內容。


三、閱讀:閱讀材料在內容和風格上都將反映考生真實的語言能力,而且更加要求學生全球化的理解能力。 這些閱讀材料不但包括Corpus六大部分的內容,還包括其他一些談話和場景。而且考生將會在試題中遇到本專業領域之外的內容。


四、寫作:寫作部分將包括不同的寫作任務和更多的寫作體例。寫作任務包括要求考生綜合自己的知識, 或者在聽完一段講話之後進行寫作,或者在讀完一篇短文之後進行寫作。


2. 港大收生


自1998年開始,國家教育部批准,香港的大學可以在內地招生,由每校每年30名增至250名,名額還在增加中; 招收範圍也從京、滬、寧擴大至全國十七個省市。


去年報考香港大學的一共4848人,英文筆試過關的有2521人,經過英語面試,最後選出250人。


引起內地議論的是:有十一位國內各地的「狀元」(成績特別好的學生),居然沒有被錄取。


原來港大英語面試一是了解學生能否使用英語學習;二是了解學生的學術性向和期望,看能否適應比較多元化的大學生活; 三是觀察學生的表達能力、應對能力、處變能力、人生態度等等。


換言之,港大不一定選上「分數最高」的狀元,她有自己「最好的標準」。入大學不單靠分數,還要靠應對能力, 學生應重視平時口語、面試和應變能力的培養。


3. 英國高級程度會考 (A-Level)


「在英國,由於學界對高級程度會考的信心愈來愈低,令提供國際預科文憑 (1B)課程的學校大增三倍, 提供1B課程的學校由2000年的34間增至今年的100間。


英國一所大學一個研究指出:A-Level考試有愈來愈容易的趨勢,現在的學生的成績比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高出三個等級。


英國伯克郡威靈頓中學一位校長甚有批判精神,要求政府重新評核A-Level考試制度,並認為考試制度要鼓勵優良的教導和學習, 訓練獨立思考,並可以讓公眾分辨出「真正有智慧」和「讀死書」的學校。


4. 香港的考試


面對社會及經濟的轉型,政府不得不投放資源,提升兩文三語水平。其中一項是重新設定語文能力架構, 並採用「水平 (或標準) 參照」方式代替過往的「常模參照」方式,過往採用「常模參照」方式,是比較學生的表現, 但未能顯示學生個人的知識水平和實際具備的能力。新的評級制度,將反映和報告學生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水平。


2007年中學會考中文科及英文科,將首先全面推行「水平參照」評核,供大學及僱主作取錄參考。


2004年開始,亦逐步由小三、小六至中三,在中、英、數三科採用「水平參照」評核,進行「全港性系統評估」, 供教統局和學校參考。


「水平參照」評估,就如「考車牌」,考的是考者駕駛的絕對水平,達標的合格,不達標就不合格。英國皇家音樂院校的音樂考試, 達到該級水平的就拿到該級証書,測試的也是考生的絕對水平。


將來學生考到第五級的最高的能力評級,不會受限於全港學生的百分比,即不會再「拉曲線」,硬性定額為20%。若該年五成學生能力都達五級, 即五成學生都可評為第五級,這是比以前公平的評估方式。


只是若想進入大學,雖則各類高等教育學額已上升到53%左右,但能頒學位的A類大學仍只有18%左右,所以各類大學還是要甄選學生的。


(二) 各國興起「以能力為本」的教育


人們所認識的傳統學校,已經存在了一百多年。只教標準答案與既有知識,強調反覆操練的學校,是為配合一個世紀前,工業時代的紀律和需要而設計。


這種教育模式無法有效或高效地幫助學生在知識經濟時代塑造競爭力。


世界各國因此興起以能力為本的新學力觀,以提升國家的競爭力.。


1) 日本學生過往善於模仿、死背、複製,在需要創造與思考的新世紀,為了高分拚命死背書,完全以「智育」決定學生能力的「舊學力觀」,已經不符合時代需要。 為了應付快速變遷的未來社會,日本教育不得不提倡要培養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判斷、創新及道德倫理觀」的「新學力觀」。


在新學力觀的影響下,學生的評量標準已不限於紙上的學科測驗成績,評量標準也考慮到思考判斷的能力、表達能力、學習的意願與態度。簡言之,是要評量學生的整體能力。


2) 紐西蘭教育注重個人特質,鼓勵積極主動學習及引發學生的興趣,課程的安排則根據以下的教育理念:


1. 廣博、均衡並注重常識
2. 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學習的機會
3. 培養獨立學習及終身學習的能力
4. 團隊合作的訓練


紐西蘭政府認定,小班小校有助於學生獨立,因此大部分的小學只有幾百個學生。注重全人格教育,遠離傳統爭分數的教學,五育並重。


3) 澳洲注重培養學生八種能力:


1. 搜集分析及整合資訊
2. 表達及分享資訊
3. 規劃及組織活動
4. 團體合作
5. 利用數學觀念及技巧
6. 解決問題
7. 運用科技
8. 文化認知


3) 丹麥的公立學校從小學到大學學費全免,即使讀私立學校,政府也補助75%經費。丹麥的兒童教育從「人」出發,幼兒時期,重點在孩子適應力和社群力的培養;兒童中期, 重心逐漸移到好奇心的激發,訓練孩子跨領域的知識運用,探索興趣,多元認識自己;高小學生教育的重點則轉移到團隊合作和主動探索知識。整個小學學階旨在讓兒童養成主動、好奇的精神,並且喜愛學習。


丹麥缺乏自然資源,丹麥人相信教育是最大的競爭力,而年輕人的腦袋,是丹麥最重要的資產。


丹麥教育的學力觀是培養兒童扎實的知識基礎,兼具社會能力,擅長合作、能適應快速改變的世界,並能獨立思考、自信。


丹麥人相信職業無貴賤之分,丹麥學生受過義務教育後,有五成升學者選讀職業技術學校。人們熟知的皇家哥本哈根瓷器 (Royal Copenhagen)、 銀飾喬治傑生 (Georg Jensen)、樂高玩具 (Lego)、知名音響B & O,乃至丹麥培根與火腿、豬肉、草地與草種、芝士、加工肉品和貂皮等, 市佔率均為全球第一,丹麥人的職業觀念和職業技術教育應記首居。


3) 美國於2007年成立「新勞動力技能委員會」,修訂美國從幼稚園到中學的課程,目標是從四個方向提升學生的能力:


1. 增加認識世界文化與語言的能力
2. 增加思考的彈性
3. 增加聰明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4. 增加人際關係的能力


(三) 教育挑戰,華人家庭如何面對?


教育開支


許多亞洲父母和華人家長不滿自己的子女身處「第三波時代」或知識經濟時代, 還在上「第二波」的學校,仍在教標準答案與既有知識,只強調反覆練習的學校。 那類學校是為了配合一個世紀前,即一百年前的工業經濟時代而製定的。


許多亞洲父母和華人家長開始自己想辦法,採取出國留學、擠進國際學校和各種補救方式, 以致近年私人教育支出大增,私人教育對國家整體教育支出的比率,分別是韓國40%、中國38.3%、 美國27.7%、台灣27.6%、日本25.9%、英國16%、歐盟國家平均8%,這些數字反映出亞洲父母教育負擔高於歐洲,也反映出華人家庭的教育負擔很重。


中國大陸從2001年到2005年間,有近六十萬人出國留學,其中五十四萬人是自費留學,十八歲以下的留學生且佔全數之半以上,年增長率達20%, 華人家庭的教育支出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香港父母關心子女教育,情況並不孤獨。


教育路向


華人家庭傳統就關切子女教育,跨進「知識年代」,特別顯得不落伍。世界銀行《世界發展報告2007》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7), 今年主題竟然是「發展與新一代」(Development and the next Generation),並且指出人力資本,不但包括影響經濟生產力的教育和健康水平, 也包括達致成功生活的技能和素養。在職場方面,還有超越技術的自律與團隊合作的能力和素養;在家庭方面,除健康外,還有為人父母, 管理和排解衝突的素養;在社會方面,則有作為社會成員,享受權利與受到保護,但同時克盡義務的素養。


世界銀行原來只關心經濟,這回卻把重心放在關心新一代,又把「人力資本」擴充至家庭,人力資本又由學習年期擴充至學習能力和素養。


傳統上教育的重責在學校,現在教育的重責延伸至家庭,華人家庭面對新一代教育的挑戰,已成為事實。


過往華人家庭只管子女在校的分數,採取種種方法或相應措施,大方向都在提高子女的考試分數,簡單直接,容易理解,較好掌握。


現在華人家庭要面對如何幫助子女進入「知識世紀」的問題。即是說,面對充滿變化的未來,新一代需要更多不同於以往的能力, 也需要新的學習與思考方式。


「知識世紀」生存的必備條件是什麼?面向全球化的能力是什麼?


哈佛大學迦納教授 (Howard Gardner) 以「多元智能」權威著述影響教育界,去年再提出《邁向未來的五種能力》 (Five Minds For The Future), 強調新一代在語言能力和專業知識之外,必須在心智上培養五種「未來的能力」─ 整合力、創意力、尊重力、學習力、道德力。


趨勢專家平克 (Daniel H. Pink) 在其新書《未來在等待的人才》(A Whole New Mind) 有更通俗的論述,道出主宰創意時代的六大就業能力 ─ 設計能力、講故事能力、整合能力、同理心能力、玩樂能力和追尋意義能力。華人家庭教育的方向,以能瞄準未來生存的能力, 有利子女迎上「第三波」時代,方為上策。


學習底子


華人家庭如果設身處地,其所在社會的教育主流仍屬「第二波」,怎麼辦?


我們基於民族感情和教育志願,在1979年申請在廣州開辦第一所語言培訓中心,在1983年在廣州開辦第二所語言中心, 並協助廣州市教育局培養六十位職業英語中學教師,培訓從化農村一百位中小學在職英語教師,及合辦廣州第一所「外語職業高中」,對此深有體會。


當時,廣州市正趕在改革開放的大潮前列,廣州也是全國首批出現外資管理的現代化酒店及現代化辦公室的城市。由於我們採用「以能力為本」的課程和方法, 培養出來的數以千計的畢業生,紛紛得以在這些外向型機構獲得聘用。


九十年代後期,我們在湖南長沙、株洲、浙江金華三地,同樣採用「以能力為本」的模式,幫助三校的高中生,畢業後找到好工作和升上大學。


1998年湖南省出現大水災,「無國界醫生組織」醫療隊要在長沙市選取一人當翻譯,結果醫學院、外語學院的大學畢業生沒有考上, 只有我們其中培養的一位高中畢業生馬芳入選,而且事後還深獲得該組織嘉獎。


這都証明「以能力和素質為本」的教育模式,可以在「第二波」的環境,開花結果,表現出眾。


1998年本會開辦本中心,我們針對香港的教育處境,繼續採用「以能力和素質為本」的英語教育模式,加上本港華人家庭正身處社會經濟的轉型期, 大多家長理解培養子女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同時也因為對本中心的教學活動,尤其是推廣閱讀和英語日活動,十分配合,效果尤其突出。


本會中心80%家長至少在本中心就讀超過二年,小學班同學,不用機械操練,也可以在各種以能力為本的公開試,考取好成績。在升中面試, 由於聽說和對答能力突出,也因為平時培養了閱讀興趣和習慣,閱讀能力較佳,表現勝人一籌。


本中心中學課程,則採用「以活動為本」、「以現代知識為本」等英語能力訓練方針和方法,幫助同學打好應用英語的根基。


本會中心同學由於平時英語應用能力得到鍛鍊,不但學習興趣生根,而且在學校英語學習過程中信心大增,表現出色。 而且因學習遷移作用,利及其他學科。


迎接本會中心十週年,總結經驗,本會中心正在全面推行「綜合英語活動課程」,用以促進同學迎接未來的升學、留學或工作的挑戰。


當前「以能力為本」的教育模式漸成世界各國的教育主流。上述數點,僅供理念相近的本會中心家長參考。


(本文之二,因篇幅關係,日後再續)


《創建八週年總結》摘錄之二
 
上次更新日期:2008/4/15